成果精華

三十張犁(北屯區)是台灣少數具有二個貫穿二個朝代歷史故事的地方,將以二年時間,重現台中三十張犁的歷史風華。計劃以1862年戴潮春的反清運動至1895年舊社的抗日事件作為歷史深度(X);以頭家厝分圳水路與北屯分圳作為地理長度(Y),盤點流域內的人文地產景,以在地力量作推力(Z),構築具立體感的3D歷史文化,吸引輕旅行遊客為目標。

北屯舊名三十張犁,本校位於北屯區大坑軍功寮附近,以醫護起家、人文立校,忽忽走過51年,受土地滋潤之恩、拜里民萬物之賜,學校平平順順的經營著,但這塊土地卻沒有平靜過。

就在北屯四張犁(今仁美里、仁和里及四平里)與舊社里,地理相隔不到3.3公里,歷史相距不到33年間,在這土地上發生二起「公民不服從」的硬漢起事,讓三十張犁在治理權上而言是個亂鄉,但在庶民眼中卻是個義軍,二個歷史的詮釋,截然不同。

本計畫透過二條圳路的流向,接壤兩段歷史故事,重現三十張犁的風華。試圖以二年的時間,重新定義不一樣的北屯,詮釋不一樣的樣貌,讓文化的、歷史的、圳路的、美食的三十張犁,帶來一段輕旅行不同的樣貌,這是從來未有的、具歷史內涵的、文化經濟上價值的一塊版圖。

一條從豐原(葫蘆墩)收集自石岡水源頭的溪水流入北屯分圳後,一條分流入「頭家厝分圳」後再入四張犁,這裡也是1862年戴潮春反清的根據地,然功敗垂成,後來仍被收番,其歷時四年的硬漢精神,雖只落得一間入口處夾雜在不到2尺冷巷內的和福祠,但卻是珍貴的民間歷史認同,在庶民間,埋藏著內心的質變不斷渲染,就在33年後爆發開來,1895825日,日軍接收台灣中部,就在北屯分圳繼續往下流至雷公汴(今舊社里)外,爆發二天一夜的血戰,這些硬漢擋不住日軍的大砲攻擊,竄往軍功寮及廍仔山區的防番隘口(本校位址)等待時機。